本文转自:南昌日报指盈配资网
一路畅游皆是景 开启文旅消费新体验
鄱阳湖堤顶公路通车后吸引众多游客“探营”
□洪观新闻记者 徐景 文/图
在鄱阳湖畔的生态长卷中,全面建成的环鄱阳湖堤顶公路应急保通工程(以下简称“鄱阳湖堤顶公路”)宛如丝带,串联起7大联圩和沿途乡镇,成为兼具防洪安全与旅游价值的“黄金走廊”。如今指盈配资网,不少游客迫不及待前来“探营”,一睹其壮阔美景,开启了一路畅游看美景的文旅消费新体验。
停车赏美景
作为鄱阳湖洪水调蓄枢纽的配套工程,全长115.32公里的鄱阳湖堤顶公路以2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路面高出警戒水位1.96米,双向6米宽的沥青车道确保防汛车辆畅通。工程创新融入文旅元素,沿线设置多个停车区,以及多个观景平台,透水砖步道让游客可零距离欣赏“湖水—荷塘—候鸟”三重景观。公路更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五星白鹤保护小区等景点串联,形成优质生态旅游圈。
6月30日,摄影爱好者胡全智和朋友驱车60公里赶来,面对面貌一新的公路充满了惊喜。“这双向车道比以前宽多了,会车也方便。现在道路旁还设置了这么多的观景平台,解决了以前不能下车观鸟的问题。”他们在观景平台扎起了帐篷,摄影器材堆了一地,等待拍摄日落时湖面的红霞。
“以前是没有这些设施的,道路旁土黄色的护坡也都是裸露在外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沿途也没有地方可以歇歇脚,更谈不上景致,经过改造后,我们上堤方便多了,而且不用隔多远就能找到停车的地方指盈配资网,沿途就变得诗情画意起来。”驱车前来观赏鄱阳湖风情的市民顾女士和朋友在望江亭停车区前合影留念。
成新农场和朱港农场作为南昌的重要粮仓,生产的大米在市场上非常畅销。成片的早稻当前正值抽穗盛期,稻株高度达60厘米—80厘米,大面积稻田形成延至天际的黄绿色浪涛。鄱阳湖堤顶公路从两大农场中穿行而过,巨幅稻田画令游客惊叹不已。
沿途采摘乐
除了沿途的美景,在前往鄱阳湖堤顶公路的沿途,采摘、垂钓、科普教育等业态越来越丰富。其中,不少农户抓住游客集中前来的机遇,借机以“荷塘文化”为卖点,推出采莲体验活动。
“想要五斤莲蓬,可以自己下去摘吗?”在通往鄱阳湖堤顶公路的横垱村易片天农场,一群游客被路边荷塘美景吸引,纷纷停车驻足,在荷塘边来回观望,叽叽喳喳拉着农场负责人要下池塘采莲。看到采莲人那齐胸高的防水裤和泥泞的荷塘后,由于带着幼童,大伙儿又打起了退堂鼓。“那帮我们采吧,我看看怎么采莲蓬的,我要拍照片。”兴致盎然的众人站在荷塘边,探出脑袋追寻采莲人的身影,又捡起掉落的荷叶戴在头上,孩子们蹦蹦跳跳,大家开心不已。
身着防水裤的农庄采莲人在齐腰深的荷塘中,寻觅适合采摘的莲蓬,蓝色的衣服时隐时现。找到合适的莲茎后,他便用拇指抵住莲蓬底座轻轻一掰,在“啪”的脆响声中,饱满的莲蓬便落入袋中。刚摘下的莲蓬还带着晨露,剥开便有清甜的莲子香味溢出。
现场没有卖完的莲蓬,便被装进青篾箩筐,送到旁边农场小商店,等待下一批客人前来选购。“从南昌城区前往鄱阳湖堤顶公路,经过我们这里很方便,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我们要做好服务。”农户在给游客采摘莲蓬时,还会奉上荷花或者荷叶,让游客的满意度达到顶峰。
业态多元化
黄瓜、苦瓜、梨瓜、西瓜,西红柿、茄子、青椒,在通往鄱阳湖堤顶公路的南新乡道路两侧,沿途商户和农户纷纷将家中正值时节的瓜果蔬菜拿出来售卖。“都是当季的蔬果,大部分都卖一两块钱一斤,一天去田里采摘一次,就可以卖几十块钱。”南新乡龚大爷在家门口摆摆摊,也有了不错的收入。
“路通了以后,到隔壁村镇方便多了,而且堤顶公路一拐下来就可以到我开的‘馆子店’,希望游客都来尝尝我们蒋巷的特色美食。”在蒋巷镇开餐饮店的李大哥喜笑颜开。
炎炎夏日下,鄱阳湖堤顶公路沿途旅游已经开启。可以预见指盈配资网,在观鸟季,鄱阳湖堤顶公路周边观鸟、民宿、餐饮、科普教育等业态将更加火热。这条公路既守住了防汛“生命线”,更成为乡村振兴的“输血管”。
广源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